雨过天晴,在宁强县汉源街道西沟村香谷田里,村民们唱着山歌插秧,你追我赶奋力争先。一排排秧苗延伸出一片片梯田,衬托着远处的高山峻岭和附近的白墙红瓦绿树,形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卷。
西沟香谷米,又名“老红谷”,是宁强县特产之一,以其味道清香鲜美而出名,曾经作为朝廷贡品年年进贡。西沟香谷米品种优良代代相传,与当地独特的小气候不无关系。西沟村背靠蔡山岭,山间溪流成河,两岸水田肥沃,一年四季气候温润,良好的生态环境,非常适合稻谷生长。
据当地村民讲,浇灌西沟香谷米的水出自蔡山岭红岩沟溶洞,村民称“龙洞水”。由于“龙洞水”有限,仅能浇灌40亩到50亩地。令人称奇的是,同为香谷良种,若栽到不是“龙洞水”浇灌的田里,稻谷就会失去其固有的香味。香谷米如此珍奇,村民都舍不得自己吃,或作为贵重礼物送给贵客,或高价出售市场,目前市面价格每斤15元到20元。
近年来,由于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,村里留守的基本都是老弱妇孺,导致部分农田荒芜,香谷只能采取传统方式耕种,产量和效益较低,愿意种植的人越来越少。为了传承?;ず谜庖挥帕计分?,在当地政府扶持下,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,通过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,流转闲置土地40余亩,统一组织管理,推行稻田养鱼新技术,不打农药不施化肥,人工除草灭虫,全施绿肥精耕细作,既能保证香谷口感,又提高了综合效益。
通过项目实施,有效利用闲置撂荒土地,吸收闲散劳动力就地就业增收,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香谷米预计亩产200—300斤,稻田中间开深沟养鱼,预计亩产不变,出产各类淡水鱼5吨以上,年产值增加10余万元。通过土地流转和入园务工,带动脱贫户30户,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。(郑小兵 刘炳林)